翻越夹金山:红军长征中的艰伟征程

翻越夹金山:红军长征中的艰伟征程

夹金山,位于川西,横亘在四川省的宝兴县和小金县之间,是中央红军在长征经过中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。1935年6月,红军在强渡大渡河后,迅速向懋功地区推进,目的是甩开敌人的追击,实现与红四方面军的会合。为了达到这一目标,中央红军选择了敌人较少的雪山草地作为行军路线。

夹金山的挑战与历史

夹金山又名“甲金山”,在藏语中意为“高且陡”。它的主峰海拔超过4900米,地势险峻,山峰伟大,终年积雪,气候多变,因此翻越夹金山不仅是一场体能的挑战,更是心理的考验。当地流传着一句民谣:“夹金山,夹金山,鸟儿飞不过,人更不可攀。”这足以说明其翻越的艰难。

1935年6月11日,红一方面军的先锋团在团长王开湘和政委杨成武的带领下,来到了夹金山脚下的硗碛藏乡,准备进行这一历史性的一跃。翻越夹金山,对于红军战士来说,是在生与死之间走钢丝。

翻越夹金山的准备与技巧

马文礼是当年红军翻越夹金山时的向导马登洪的儿子,现年70岁的他回忆起父亲当年的经历。他说,翻越夹金山时有三个重要的制度:第一,最佳的登山时刻是上午9点后,下午3点之前;第二,避免在高海拔区域大声说话和笑;第三,装备烈酒、辣椒汤和木棍,以抵御寒冷和进行探路。

随队战士们在翻越的经过中,必须小心谨慎,很多人是第一次面对如此高的雪山与低的气压,呼吸异常困难,心生不适。爬山经过中,战士们只能依靠前面战士所留下的脚印,走得特别谨慎,稍有不慎可能便会跌入雪坑或滚下悬崖。

夹金山的艰难攀爬

1935年6月12日,红军的先遣队在清晨开始徒步攀登夹金山,途经凉水井、扎角坝等地,一路上积雪厚重,风险重重。由于大多数中央红军战士来自南方,面对如此高海拔和低温,身体承受着巨大的考验。到达海拔4114米的夹金山垭口时遭遇冰雹袭击,战士们不得不用手捂住头部,继续向前行进。

下山时虽然相对轻松,却由于路滑而更加危险。每一步都需谨慎,确保不以极快的速度摔倒,这是对红军战士意志力的再次考验。

成就与意义

最终,红军在6月18日成功翻越夹金山,顺利与红四方面军会师。这次翻越不仅是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挑战,也为中国工农红军的北上奠定了重要基础。夹金山成为了红军长征历程中永不磨灭的印记,也在历史上留下了响亮的回声。

在夹金山的翻越经过中,红军展现出的顽强灵魂和团结意志,至今仍然感染着后人。夹金山不仅仅是一座雪山,它见证了历史的伟大,也象征着无数为了理想而奋勇向前的大众的坚持与信仰。这段历史值得我们铭记和进修,砥砺前行。

赞 (0)

版权声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