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秘现象还是内心感知
所谓“预知时至”,不仅仅局限于得道高僧,许多虔诚的念佛老人也能感知到自己的寿终,这一现象的成因复杂,难以用简单的语言解释,简而言之,人生如梦,修行至深,似乎能洞察神灵或更高自我,此乃个人浅见,仅供参考。
我有一位同学,她父亲虽非佛门弟子,却虔诚信仰,临终前几日,他预言了去世的日期——21号,起初,她不解其意,后来方知这正是他生活的终点,得道高人不仅能预知死期,甚至可以决定什么时候离世,类似的事例不胜枚举,你是否听说过“坐脱立亡”?许多念佛者便是在站立中离世。
圆寂:得道高僧的离世方式,对于得道高僧而言,无论何种离世方式均可称为圆寂,多数高僧在修德圆满后,会感知到自己的死期,并提前安排后事,他们通常会选择打坐入定,安然离世。
具行法师愿以骨灰守塔,由于他已证得果位,预知即将涅槃,他以骨灰守塔,看似自焚,实则火光三昧,这是成就三昧者发起真火,示现涅槃,与释迦牟尼佛并无二致,虚云老法师为其念经,助其完成火光三昧,具行法师示现涅槃,实为近代罕见之奇观。
据说,得道高僧可以预知自己的寿命,1959年,119岁的虚云禅师预感到生活即将走到尽头,作为高僧,他早已看淡生死,他将弟子提前召回身边,只留下一个“戒”字,这个简单的字,蕴含着深刻的哲理,引人无限遐想。
由于人类思索方式的局限性,许多事务难以用常规思索解释,因此无法用常规方式解答。
李伯时:宋代画坛巨匠与佛门弟子
李伯时,又名公麟,号龙眠居士,宋代安徽舒州人,元祐年间,他高中进士,后任御史大夫,他博学多才,尤其擅长山水和佛像绘画,晚年,他归依佛门,受戒学禅,尤其喜爱净土,在龙眠山庄隐居,常与高僧交流,甚至结社念佛。
李伯时,名公麟,号龙眠居士,宋代安徽舒州人,元祐(1086–1094)进士,元符年间(1098~1100)拜御史大夫,博学好古,尤善画山水、佛像,晚年归佛受戒,能通禅法,而雅好净土,隐居龙眠山庄,时与高僧谈论,并结社念佛,绍兴四年(1134)预知时至,施财,书偈,念佛而化,享年八十六。
李公麟(1049-1106),北宋著名画家,字伯时,号龙眠居士,庐江郡舒城县(今舒城)人,神宗熙宁三年进士,历泗州录事参军,以陆佃荐,为中书门下后省删定官、御史检法,李龙眠既李公麟,字伯时,祖籍安徽舒城,因安庆桐城郊外有一龙眠山,李公麟曾长居于山下,因此又自号龙眠居士或龙眠山人。
李公麟(1040~1106),庐江郡舒城县(今舒城)人,字伯时,号龙眠居士,北宋著名画家,有“独步中国画坛”、“宋画第一”等美誉,神宗熙宁三年进士,历泗州录事参军,以陆佃荐,为中书门下后省删定官、御史检法,因桐城有一龙眠山,李公麟曾长居于山下,因此又自号龙眠居士或龙眠山人。
虚云法师:119岁高僧的传奇人生
上世纪,一位得道高僧名叫虚云禅师,他虔诚修学佛法,被誉为中国近代第一高僧,虚云禅师享年119岁,在他圆寂之前,已经预感到自己即将离世,于是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字,至今仍引发大众无限遐想。
虚云法师、弘一法师、圆瑛法师、太虚法师、印光法师,在“近代四大高僧”中,虚云法师的地位无懈可击,他活了119岁,据说,在100多岁时,他还能挑四百多斤的担子,其他四位高僧在成就上也各有千秋。
虚云法师、弘一法师、圆瑛法师、太虚法师、印光法师,虚云法师排名第一,毫无争议,他活了119岁,据说在100多岁时还能挑四百多斤的担子,其他四位高僧在成就上也各有千秋,印光大师是净土宗第十三祖师,虚云法师是现代高僧,二人并称民国四大高僧。